「中國學的知識社群」專書系列

系列宗旨在於反省中國、中國學與中國學家之間的相互構成關係,藉由知識的社會與心理分析,體現中國超越實體,因人而異的思想性質,從而開創多元包容的研究教學議程,以助中國學社群面對身分政治的無所不在,實踐對中國與中國學的倫理責任。


引用以下資料請註明出處為: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學研究中心【中國學的知識社群研究計畫】。


  1. 石之瑜:近代日本對華思想
  2. 李靜旻:一個中國,兩種威脅——美國與日本知識界的文化策略
  3. 陳建廷、石之瑜:中日合群?日本知識界論爭「中國崛起」的近代源流
  4. 吳珮蒨:從中國反譯日本?竹內好抗拒西方的策略
  5. 顏欣怡、石之瑜:青年蔡培火的身份論述—日本大正思潮下的台灣意識
  6. 莊雅涵:如何正常,怎樣國家?—走進石原慎太郎的國族敘事
  7. 劉智瑋:拒絕中華思想——論中嶋嶺雄的中國觀與台灣敘事
  8. 周德望:不在中國?日本漫畫中的起源意識與現代身份
  9. 曾倚萃:溝口雄三的中國方法——超克亞洲的知識脈絡
  10. 楊靜怡:平凡的一九九七:Japan Times對中國「去驚奇」的報導
  11. 李圭之:近代日本的東洋概念——以中國與歐美為經緯
  12. 吳侑倫:必由之路?日本進入全球化的中國途徑——入江昭、大前研一與小室哲哉的論述
  13. 蔡增家:日本研究與研究日本─ ─ 從方法到知識
  14. 葉紘麟:德富蘇峰的中國認識 日文版
  15. 謝明珊:津田左右吉認識中國的起點
  16. 邵軒磊:戰後日本之中國研究系譜
  17. 黃佳甯、石之瑜: 不是東方--日本中國認識中的自我與歐洲性
  18. 陳威志:濱下武志朝貢貿易體系研究的知識啟示
  19. 張芝瑾: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20. 蔡佳恬:日本的中華認識:以「中華小廚師」的敘事與想像為例
  21. 陳綺齡、邵軒磊:加加美光行的中國認識及其學思歷程
  22. 系列專書:戰後日本的中國研究-口述知識史
  23. 周奇弘:覺性與理性的交織-中日佛學界在二十世紀的一次文化論爭
  24. 童華仁:從歷史教訓到文化消費-在日本「三國志」文本中變遷的中國
  25. 邵軒磊:戰後日本的中國研究-口述知識史(二)
  26. 邵軒磊:戰後日本的中國研究-口述知識史(三)
  27. 陳鼎尹:從王道樂土到中國研究的資料庫—超越帝國主義的滿鐵
  28. 蘇翊豪:超越日本國家困境的身分策略—平野健一郎國際文化論視野下的滿洲與東亞觀
  29. 吳孟儒:日本近代大陸政策的思想源流─亞洲主義下對中國的設想與動員
  30. 森山裕子:愛知大學中國學程沿革—對日本文明教育的反思
  31. 劉晃銘:情報與歷史 ─ 岡崎久彥建構的日本、中國與世界
  1. 王玉青:“同時,不過分開”-當代“西方普遍主義”敘述下的儒家與伊斯蘭
  2. 郭佳佳:離散的中國民族主義:華裔政治學者趙穗生,鄭永年面對中國的身份策略
  3. 蔡明芩: 回憶文革:在超越與再現中的選擇視野
  4. 廖高賢、石之瑜:似曾相敵--天安門事件後在美國與台灣的中國印象
  5. 孟祥瑞:到西方寫中國大歷史:黃仁宇的中國微觀經驗與美國的中國學社群
  6. 劉克倫、石之瑜:入江昭的世界認識與中國認識--一種多元身份的知識視野
  7. 郭銘傑:整合中國外交研究─外交史、政治學、漢學及其超越
  8. 廖國智:極端年代學者范乃思對當代中國的想像
  9. 程詣証、張登及:二戰後美國對華安全戰略變遷與對華認識之演進 (1949-1971)
  10. 許韋婷、張登及:鬧劇或悲劇?論Maurice Meisner眼中的中國
  11. 洪雅筠:從紅色憧憬到田野現實-王海(Thomas Heberer)與德國中國研究的轉型
  12. 張毓純:當代中國政治脈絡 夏志清、李歐梵與王德威之間的傳承與變遷
  13. 石之瑜、何培忠、季塔連科、戈柏努瓦、甘盛:俄羅斯的漢學與中國研究—口述史(一)
  14. 鍾宜錚:一個所謂的紅隊學者—藍普頓的中國認識
  15. 劉庭豪:巨龍崛起的威脅?評美國媒體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的中國形象
  16. 莊容:消失的中國–Mark Seldon和Carl Riskin視野中的社會主義道路
  17. 李梅玲、石之瑜:誰的中國?誰的模式?普遍性與特殊性之辯
  18. 黃靖容、許惠貞:從孫中山到摩根索:德國學者金德曼研究中國的學思歷程
  19. 王良能:人類文明往何處去?詹鶽(Chalmers Johnson)論革命、國家與中國
  20. 呂承璁:長城外的記憶,萬里尋古──從安卡拉大學漢學系看土耳其漢學研究
  21. 曾敬豪:選邊:澳裔美籍作家譚若思的中國觀及其變遷
  22. 黃華彥、林端:不同的「超越性」與「內在性」:從社會學觀點論牟宗三以及郝大維和安樂哲在中西文化類型學論述上之差異
  23. 黃星樺:孫康宜中國文學研究中的「女性」與「中國」
  24. 李崇愷:黎安友的中國民主研究(Andrew J. Nathen):認識與主張
  25. 李庭甫:史景遷的中國歷史敘事:在宏觀與微觀之間
  26. 張峻維:真的是紅隊嗎?從沈大偉的中國研究論區分紅藍隊學者之妥適性
  27. 黃宛婷:追蹤革命脈絡:裴宜理論當代中國的國家與社會
  28. 賴春杏:從宗親到移民?鄺治中對華人身分意識的研究
  29. 趙子勳:一位實踐型的藍隊學者:金德芳中國研究的階段性演進
  30. 洪鑫誠:「帝國智囊團」如何「畫龍點睛」?美國外交關係協會及其變動的中國研究(1995-2017)
  31. 關兆彰:涵化?同化?英文Sinicization文獻對中國崛起的啟示
  32. 魏玫娟、郭子易、白婷婷:歐洲對中國認識中的政策價值與研究意識
  33. 陳澤民:從「後社會主義」中國到「後革命」的世界:土籍美裔學者Arif Dirlik的中國研究
  34. 楊永年:俄羅斯歐亞主義的地緣與認同分析:兼論中國的角色
  35. 林廣挺:為何孤獨?激進年代學者傅禮門的中國觀與美國夢
  36. 林筱筑:俄羅斯國家科學院人類學與民族學博物館中國廳之中國觀
  37. 廖德融:研究邊疆的邊緣人─歐文·拉鐵摩爾和他與西方主流學術脈絡的疏離
  38. 高宇成:超越文明的對立:論史華慈中國學研究方法論與人文主義觀
  1. 阮懷秋:從邊緣看大國︰越南《中國研究》期刊對越中關係的認識
  2. 李政賢:馬來西亞《光華日報》的中國認識-在華僑與華人兩種身份之間
  3. 曾彥中:澳洲中國研究的多元性:以安戈及何包鋼的學思歷程為例
  4. 陳姿潔、吳昀展:南方中國學:費約翰與當代澳洲特色的中國研究
  5. 章之岱:文明跨越喜馬拉雅障礙-探討印度華裔學者譚雲山與譚中的思想脈絡
  6. 吳宗翰:西藏問題研究視野下的中國認識
  7. 黃威霖:文明差異與現代性-泰戈爾的政治理想及其對中國文明的期盼
  8. 陳昌宏:新加坡中國研究的知識密碼 華裔離群者的身份策略與能動性展現
  9. 楊媛甯:一種本土化跨國華人的中國詮釋-以廖建裕的中國思考為例
  10. 許容禎:文化中國:Krishna Prakash Gupta與印度中國研究
  11. 黃有彤:在整體中發掘個體-馬克林與他對中國少數民族的研究
  12. 陳柏宇:國際關係的亞洲學派-中國、日本與印度的「再世界化」
  13. 劉令名、葉貞伶、石之瑜:澳洲中國學與古德曼
  14. 李厚穎:印度知識界的中國觀與威脅論—智庫IDSA敘事脈絡的演變,1988-2008
  15. 賴劍文(李佳徽 校訂):印尼對中國的政策論述與對華人的身分建構-1950-2012
  16. 黃瓊萩、力光:擺脫大國?從越南文獻省思1975年至1991年間的越中關係
  17. 蔡芷茵:傳承與治理-Germe Bermé及其中國研究
  18. 李慧易:馬來西亞華團領袖回應中國夢:公民與民族兩身份之間
  19. 彭彥程:傳承南洋學報:南洋研究與中國認同的式微?
  20. 孫天美:馬來西亞首相對中國及華人選民的身份認知:作為選舉策略的馬中關係
  21. 賴劍文:印尼華裔論中華:個人化的四種知識史途徑
  22. 阮功松:民之所欲常在我心?民意對越南對美與對中政策之影響
  23. 王雨舟:重構中國-杜贊奇及其在美國的中國研究
  24. 劉燕婷:為阿拉伯世界翻譯中國
  1. 李佳徽:知己?異己?港台知識人-李萬居與李南雄父子的中國認識
  2. 徐耿胤、石之瑜:恢復朝貢體系中的主體性-韓國學者全海宗與李春植的中國研究
  3. 江宗翰:史明的台灣人論與中國認識
  4. 鍾羿惠: 創意中國-榮念曾與香港的藝術政治
  5. 顏貝瑜:在本土認同與普世認同之間選擇-從廖文奎到廖光生的中國觀
  6. 包淳亮:自由的兩岸關係-台灣知識界對中國的再思與超越 (勘誤表)
  7. 朱小艾、石之瑜:蒙古的漢學與中國研究—簡史、分期與人物
  8. 胡志政:反中不反華—「中華戰略學刊」的知識挑戰
  9. 姜懿庭:在威脅與被威脅之間:韓國學者黃炳茂對中國安全意圖的解讀
  10. 卓育至:香港的民主運動與面對中國:司徒華的視野與歷程
  11. 林恒光:選擇面對中國的制度:翁松燃在中港台之間的思學歷程與著述研究
  12. 林凱蒂、石之瑜:中華文明的反共敘事:耶穌會《中國新聞分析》
  13. 劉逸中:金庸的中國觀:《書劍恩仇錄》與《天龍八部》的文本比較研究
  14. 彭軍翔:尼采與中國知識界的交會
  15. 李民瑩:韓國期刊《中蘇研究》的中國研究:反共國策的變遷及其影響
  16. 龔念慈:誰的平等: 西藏人權論述中關於平等主體的界定
  17. 黃欣茹:張旭成、熊玠的中國認識:離散學者的抉擇
  18. 林儒暘:林洋港的思想進程與中國
  19. 褚填正:當代中國學在台灣: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的肇基與遞嬗(1968-2015)
  20. 馮卉然:國際化的中國:加籍香港學者崔大偉及其猶太意識
  21. 俞欣嫻:建/解構中國「相關性」社會:協作式民族主義與內部殖民主義
  22. 林健輝:蒙古國際事務期刊的蒙中關係論述分析
  23. 王莉菲:陳芳明的國族政治論述與其自由主義立場的一個考察
  24. 余帛燦:讀出不一樣的傳統:徐復觀對自我與中國文化精神的看法
  25. 比屋根亮太:建構沖繩認同(1868-2019):複數他者與形成中的自我
  26. 金孝中、石之瑜:後冷戰時期的中朝外交:關係、角色、認同
  27. 曾菀妤:西洋教.台灣情.中國結: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本土意識與中國認識
  28. 石之瑜:國際政治學的關係理論與中國(文集)
  29. 余澤霖:消失的搭橋人?在台陸生「中國觀」之轉變
  30. 林婉萍:Sinicization作為方法:秦亞青的中國國際關係理論研究
  31. 其木格:蒙古獨立與蒙中俄關係

國家發展研究:七卷一期封面七券二期封面內文
東亞研究: 封面及內文
Special Issue on Chineseness and Chinese Studies in Southeast Asia, Asian Ethnicity 16, 1 (January 2015) 封面及內文
Special Issue on Being Sinologists in Former Socialist States, The Mongoli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 (2014) 封面及內文
Special Issue on Doing Sinology in former Socialist States, The China Review 14, 2 (Fall 2014)封面及內文
Special Issue on Understanding China from Southeast Asia, East Asia 31, 2 (June 2014)封面及內文

 



聯絡方式

聯絡電話:02-3366-8316

電子郵件地址:nturaec@gmail.com

回到 台大政治系 首頁